【稅務調查】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稅務調查?無預告調查的應對方法與預防對策解析
目錄
經營事業難免會遇到稅務調查。若你對此感到不安,或曾經歷相關經驗,本篇文章將幫助你了解應對的基本觀念與重點。
概要
稅務調查對於經營事業的人來說,是無法避免的一環。然而,當情況變成「税務署突然上門!」時,許多人往往會因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而驚慌失措。特別是,在事前毫無通知的情況下進行的「無預告調查」,經常針對餐飲業、零售業等現金交易頻繁的行業進行調查。若應對不當,或可能會導致被追繳稅款的風險。本篇文章將從税理士的觀點進行以下詳細說明:
✔稅務調查突然到來的原因及其背後的機制
✔容易成為無預告調查對象的特徵
✔面對突如其來的稅務調查時的具體應對方法
✔事前可採取的預防措施
特別是對於經營以現金交易的商販、對於稅務調查抱有不安感、或曾接受稅務署指摘的人士來說,這是一篇不可錯過的重點內容。
①稅務調查真的會突然來嗎?
・稅務調查的基本規則
稅務調查分為「任意調查」和「強制調查」兩種。針對一般事業者所進行的通常是任意調查,基本上會事先通知調查日期並進行協調。然而,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也有可能不經通知就直接展開調查。
・有事前通知與無通知調查的差異
若為有事前通知的調查,通常會事先透過電話或書面方式聯絡,並告知調查日期及稅目。相對地,無事前通知的「無預告調查」通常發生於税務署認為有逃漏稅疑慮,或是針對從事現金交易的業者,有滅失證據風險時才會實施。
★税理士的溫馨提醒
當收到突如其來的稅務調查通知時,不必急於接受税務署指定的日期,可以禮貌地向税務署表示希望先與自己的税理士商量,再決定調查日期。
・税務署為何會突然上門調查?
無預告調查的主要原因包括:
◾ 過去曾因稅務調查發現重大問題現
◾ 現金收入比例高、且有隱匿營收的嫌疑
◾ 懷疑未申報或有重大申報遺漏
例如:某位事業主過去從未申報所得,卻突然在某年度申報了高額收入,税務署可能會懷疑「是否有以前的收入沒有申報」,因此進行調查。
②無預告調查是什麼?
無預告調查是指稅務署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實施的稅務調查。通常,稅務調查會事先通知調查日程,但當被認為有逃漏稅的可能性,或有隱匿證據的風險時,經常會實施無預告調查。此類調查屬於「任意調查」,因此事業者也可以拒絕進行,但由於是在未通知的情況下進行,事業者會被迫突然應對。
・與強制調查的分別
強制調查(監察)是在被認定有重大逃漏稅行為時實施的,稅務署根據法院的搜查令行使調查權、押收證據。另一方面,無預告調查僅屬於任意調查範圍,事業者有拒絕接受調查的權利。
・無預告調查容易被實施的情況或條件
無預告調查在以下情況或條件下容易被抽查進行:
◾ 餐飲店、美容院等以現金交易為主的行業
◾ 銷售額或費用紀錄不清楚的情況
◾ 稅務署收到匿名舉報的情況
例如,有時會有家屬向稅務署檢舉「○○餐飲店有隱匿收入」等。在這種情況下,調查官可能會進行現地確認,若發現可疑情形就可能實施無預告調查。
③易成為無預告調查對象的事業者特徵
・現金交易行業(餐飲店、美容院、零售業等)
特別是現金結算較多的行業,因為有過少申報營業額的情況較多,稅務署會著重進行調查。
・申報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案例
若個人事業主的生活費異常高,或是申報的營業額與周邊同業相比金額過低,稅務署會感到懷疑,可能進行調查。
・未申報或過去稅務調查有問題的情況
過去有申報遺漏或更正申報的事業者,再次成為調查對象的可能性較高。
④面對突發的稅務調查時的具體應對方法
・不要讓調查官進入店鋪或住家
由於無預告調查屬於任意調查,當調查官詢問是否可以進入住家、辦公室或店鋪時,可以禮貌地請對方在顧問税理士抵達之前,在場外等候。沒有必要立即接受調查,應冷靜應對,並與税理士聯繫。
・不要當場發言或簽署文件
對於調查官的提問應謹慎應對,避免含糊的發言或在現場簽署文件等行為。應與顧問税理士聯絡,並討論應對方式。
實例:因當場簽名而導致被追繳稅款的案例
某餐飲店經營者被調查官問到「是否有排除部分營業額?」時,未經深思便回答「或許可能有一點」。當場於一份簡單的筆記上簽名,之後被認定為「過去3年有漏報營業額」,最終被追繳數百萬日圓的稅款。
⑤沒有税理士的情況
如果沒有顧問税理士,可禮貌地以當天不方便為由婉拒調查,並儘快尋找擅長處理稅務調查的税理士諮詢。若由本人自行應對,根據向稅務調查官回答的內容,或可能會被認定為故意逃漏稅,從而被加重罰稅的風險。
⑥預防突然的稅務調查所應採取的對策
・平時需正確記帳
活用會計軟體,正確記錄每日的營業額與費用,可以降低被懷疑不正行為的風險。
・與税理士定期進行稅務檢查
為了將稅務風險降到最低,定期進行稅務諮詢與審查是不可或缺的。
★提供稅務相關知識資訊
稅務調查對事業者而言是一項重大負擔,但若能事前正確準備,就能避開風險。即使遇到無預告調查,也應冷靜應對,並與税理士密切配合。